联系微信:
zhikang161218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好消息!晚期癌症也能临床治愈,这3种类型希望最大,基因检测让生存期延长

发布日期:2025-07-13 07:50:07   浏览量:4

如需购买请加微信:zhikang161218,备用号zhikang1218

好消息!晚期癌症也能临床治愈,这3种类型希望最大,基因检测让生存期延长


过去,“晚期癌症”几乎等同于绝望的判决。但现代医学的突破正在改写现实。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总体癌症五年生存率已提升至40.5%,部分晚期癌症患者甚至实现长期生存或临床治愈。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飞速发展,正将“不可治愈”变为“可能控制”。


医学上的“临床治愈”,特指癌症治疗后病灶消失而且长期不复发(常指5年或10年以上)。晚期癌症因转移广泛,传统治疗难以根除。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通过精准打击癌细胞或激活自身免疫系统,使部分晚期患者获得长期高质量生存。



希望最大的3种晚期癌症类型


1、非小细胞肺癌(尤其腺癌):驱动基因突变患者受益显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敏感突变患者,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奥希替尼),中位生存期可达3年以上,部分患者生存超5年。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融合患者使用相应抑制剂(如阿来替尼),五年生存率超40%。


2、恶性黑色素瘤:免疫治疗革命性改变患者结局。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用于晚期患者,五年生存率从不到5%跃升至约35%。存在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 V600突变者,使用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抑制剂(如达拉非尼+曲美替尼),客观缓解率高,生存期显著延长。


3、某些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十年生存率超80%,功能性治愈比例高。部分复发或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经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治疗,长期无病生存率可达30-40%。




基因检测:生存期延长的关键钥匙


基因检测是精准治疗的基石。它能识别靶点,明确是否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等可靶向驱动基因突变。还可以预测免疫疗效,筛选免疫治疗潜在的获益人群。又可以指导用药选择,避免无效的治疗,减少副作用,最大化生存获益。


真实案例:靶向与免疫的力量


案例一


晚期肺腺癌患者张先生,52岁。2020年因为持续咳嗽、胸痛就诊。刺激性干咳3个月,后来病情加重伴有右侧胸痛、气短。胸部断层扫描显示右肺巨大占位伴纵隔淋巴结肿大、多发骨转移。支气管镜活检病理为肺腺癌,分期为IV期。基因检测显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第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


一线口服奥希替尼治疗,每天80mg。


治疗1月后咳嗽胸痛明显缓解。2个月后复查断层扫描显示原发灶及转移灶显著缩小,部分缓解了。治疗持续至今,病情稳定,生活和常人一样,定期复查没有进展。已实现超过4.5年的高质量带瘤生存。




案例二


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李女士,48岁。2019年发现足底黑痣快速增大、破溃,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左足底色素性皮损,直径约3cm,表面溃疡;左侧腹股沟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左足底皮损活检属于恶性黑色素瘤。断层扫描显示左足底原发灶,左腹股沟、髂血管旁多发淋巴结转移,左肺多发小结节。分期IV期 M1c期。基因检测: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野生型,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高表达。


一线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每3周静脉注射一次。


治疗3周期后,足底溃疡愈合,肿大淋巴结明显缩小。治疗6周期后,影像学评估达到部分缓解。之后进入维持治疗(每6周一次)。截至2025年中,复查持续没有见疾病进展迹象,患者状态良好,已临床治愈超过5.5年。


靶向治疗面临耐药难题。免疫治疗存在应答率不足和超进展风险。医学界正探索克服耐药新药、免疫联合疗法、个体化新抗原疫苗等前沿方向。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孟加拉药品代购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服务热线

zhikang161218

微信联系我们